啥是轉音(二)
a. 單音轉音→分為進入轉音和離開轉音兩種型態。


b. 多音轉音→包含兩個音以上轉音,可能是歌曲的旋律曲線,一個字包含許多音;可能是裝飾音之漣音(Mordent)、迴音(Turn)或震音(Trill)等。 如實例3-10為多音的旋律曲線。
a. 字頭轉音→類似單音進入轉音,字頭開始時,有時是為了旋律的流暢;或是歌詞聲韻的影響,而在字頭轉音;可能裝飾音之倚音、碎音進入本音;有時視需要加上氣聲,以增強個人風格。
b. 字中轉音→歌詞一個字兩個音以上,婉轉的旋律,或裝飾音之漣音(Mordent)、迴音(Turn)或震音(Trill)等。傳統戲曲常有「一字多腔,一腔多韵,字少腔多」即字中轉音。

c. 字尾轉音→震音(或顫音),常用於長音或結束音,以大幅度的抖音作收尾。另外歐美語文字尾之子音,轉音時不可疏忽。
(二)身體共鳴與共鳴點的移動→
身體腔體共鳴和聲音共鳴點不同,很容易搞混,甚至在網路上以訛傳訛。身體共鳴與共鳴點這兩項是歌唱的基本功夫,一般需要花很常的時間學習才能練出一個程度。(如圖--共鳴腔共鳴點圖示)
1. 身體腔體共鳴



2. 共鳴點的移動
歌唱訓練共鳴點,主要目地是增進聲音的音質達到圓潤結實,而且具有穿透力,共鳴點從低音的口腔前,隨聲音提升經鼻腔、上顎前方到高音的頭蓋骨上方,沒有一定的圖示能確切表示,需要自己去體會。

(三)假聲的運用
假聲(Falsetto)→「一種做作的聲音,不自然的聲音」(王沛綸:音樂辭典)。傳統戲曲常用到假聲,如男旦角色;現今在也常有人喜歡用假聲唱歌,運用得當,也能增加一種歌唱的技巧。假聲帶又稱室帶 (Ventricular Folds),左右各一,位於聲帶上方且與聲帶平行,假聲帶與真聲帶構造不同,尤其男生假聲帶較女生粗厚,雖然假聲帶可以發出較高的聲音,但是發出的聲音音質和音量就差真聲很多,所以在真聲不足時偶而可以運用假聲,以增加歌曲的變化,但是太多就覺得乏味。
四、結論
歌唱是一門既複雜又細膩的科學,也是一門精緻的藝術,除了音樂之基礎訓練之外,對於歌唱的基礎,如呼吸、發聲和共鳴…等,樣樣都需要正確的觀念和方法,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;而「轉音」牽涉到歌唱的聲音形成的各個因素,因此對於「轉音」的認知,亦務必要正確,才能唱出最佳的聲音。綜合以上各項說明,總結如下:
(一)「轉音」的定義:
歌唱時,妥善運用身體各個共鳴腔的共鳴,準確掌握每個聲音的共鳴點,針對歌曲旋律加以美化修飾,並適當運用假聲,稱為轉音。
(二)給歌唱評審和音樂老師的建議:
歌唱的技巧非常細膩,發聲的原理也非常複雜,對於愛好歌唱或初學者,應當使用更好的說明方式,或更佳的比喻來引導,避免僅使用一個「轉音」的說法來應付,觀眾或歌唱者才能避免於困惑而達不到學習的效果。
(三)與喜愛歌唱的明日之星共勉:
好的歌聲需要花很多精力、時間來練習,絕非短時間可速成,下列幾點共同勉勵。
1. 不論是唱任何風格的歌曲,好的聲音都需要俱備扎實的基礎,有了好的基礎,才可能發展出各種好的歌唱技巧,才可能創造出個人獨特的風格,只會一招半式是無法闖天下的。(常發現一些Band的表演,主唱者的聲音音質很好,但卻沒有好好運用,實在很可惜。)
2. 歌要唱得好,除了努力學習以外,還需要運用智慧去自我成長,歌唱的學習可以長達數十年,在這學習過程當中,每每會自我感覺還有進步的空間,而且有很多技巧的突破,是經由長時間的模擬、比較、練習再練習,累積很多的經驗,才能夠在突然間頓悟。
3. 找一位有經驗、適合自己的聲樂老師,不論是呼吸、發聲或共鳴等,都需要有人指導,尤其是身體的共鳴、共鳴點的掌握,沒有經過訓練,自己是很難感覺出來的。
FuJy-Lin 於台北 2014年6月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註、文中舉例以網路上易於取並且符合說明意旨為要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